道器相生

 


 



  漢字文化中,熱衷於哲學思考的人士往往喜歡引用古書記載的一句話「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乍聽之下,這句話很容易讓人誤以為「形而上」的東西好像比較有「上等」的地位或價值。


  其實,所謂的「形而上」與「形而下」並不是「上等」和「下等」的關係,而是近似「抽象」和「具象」的不同。也就是說,「道」比較抽象、「器」比較具象,因為「道」有如「使星球隨之運轉的、看不見的、重力形成的運行軌道」(P.S.1),「器」則是「可以具體看見的某種器物」。


  不過,這樣的解釋可能會引起一些質疑:既然「道」和天體力學有關,那麼「器」是不是也和天體力學有關呢?如果「器」和天體力學有關,那為什麼從它「四口一犬」的符號組合來看,似乎又和「犬」有關呢?

  既然漢字是出於一種象形字,可以想見,古人在造出「器」字的時候,可能是採用生活中可以簡單描述某種概念的東西來表達「器」字的含意。換句話說,「器」究竟是什麼東西?「器」的性質和特徵又是什麼?極可能完全表現在「四口一犬」的符號組合中。


  按照許多文字學家共同的觀點以及漢字一般的符號組合邏輯來看,「器」字中的四個「口」可以視為「器皿」,也就是「餵養犬隻的食器」。【註:「口」這個符號在不同的漢字中有不同的意義,有時指嘴吧、有時指星星、有時指器物、有時指範圍(寫為「囗」)‧‧‧等等,不可一概而論。



  至於,現在和「狗」意思相近的「犬」,則與「獸」相似,本來是指尚未被人類完全馴化的野獸或野生動物。也因此,後來許多拿來形容帶點野蠻不馴又和人類生活相距不遠的動物或特性的文字幾乎都有「犬」字旁的部首,例如:猴、狒、猩、猢、狐、狸、狼、狽、狡、猾、猥、獬、獠、猈、狂‧‧‧等等。



  可見,「狗」和「犬」雖然意思相近,在原始的概念中卻是大不相同的,最早的「狗」其實是來自描繪「一隻豎耳挺胸端坐而處在警覺狀態中的狗」,也就是「警」和「敬」的本字 --「茍」的形象。很顯然,「狗」就是一種雖然還帶有一些野性卻已經被馴化而且能幫助人類看守或警備的犬,也許就是一種最早的牧羊犬。



  據此,可以想像到,人類文明在剛剛從採集狩獵時期進入農耕畜牧時期的過程中(也是大規模系統化文字開始出現的時候),必定經歷過一段把「犬」變成「狗」的馴化時期。那麼,這些古人究竟是怎樣辦到的呢?答案很可能就隱含在「器」這個字中。



  很顯然,「器」字簡單清楚的描繪著「一隻犬處在四個器皿之間」。這說明了,古人馴化犬隻的方式很可能就是把餵犬的器皿佈置在牧場四周的數個定點上,再按時段分別在餵犬的器皿中添加食物,並且吸引野生的犬隻按時去取食。於是,犬隻經由日常取食養成的習慣,逐漸形成一個在牧場四周機動巡邏的循環路線,終於在潛移默化之中被訓練成警覺能力很高的狗。


  由此可知,如果把「食物」視為「能量」、「犬」視為「運轉的動力」,那麼這種「添加能量而使動力產生循環運轉的機制」,無疑就是「器」的原始概念了。簡單的說,「器」的原始意義就是一種會消耗能源的「傳動機器」(machine 或 gear)。


  可見,古人說的「形而上謂之道,形而下謂之器」,似乎也是從「器」這個字得來的靈感:「器」字中的四個「口」是「盛裝能量的、比較具象的器皿或載體」;「器」字中的「犬」則象徵「犬行的路徑」,也就是「藉由能量的供給而構成的、比較抽象的運行軌道」。



【器字包含的道與器】


  不過,由於「器」字其實包含了「器皿」(能量載體)和「軌道」(運行軌道)兩種東西,「器皿」的存在可以產生「軌道」、「軌道」的需求也使「器皿」得以存在,因此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器中有道、道中有器」,也就是「道器相生」。當然,不論道器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如果沒有能量的供需,恐怕這個「傳動機器」還是運轉不起來的。


  在這個世界上,有人追求「成器」,有人追求「成道」,然而從大多數人都是為了種種能量或資源的需求而朝九晚五、東奔西走的情況來看,我想包括我自己在內,大家多半還是「成犬」的時候多吧!......難怪!古人很幽默的把「哭」字寫為「少了兩個『口』的『器』」,大概是因為犬隻發現平常奔走的路徑上突然少了幾個取食的器皿,由於肚子餓而號哭不已吧!......能量的需求過多,自然會因為突然失去能量的來源而飢渴難耐呢!。



  一覺醒來,看見盛滿能量的溫暖太陽又從東方燦爛昇起,我不禁要默默感謝‧‧‧‧‧‧此刻,如果我可以像地球一樣在宇宙中生機勃勃的運行而得到一點點微薄的「道」,那都是因為種種攜有能量的「器」所帶來的動能啊!。



P.S.1. 有關「道」是「重力形成的運行軌道」,詳見「LS.文本」中的「道德的原始意義」一文。

P.S.2. 本文中所附插圖的古代漢字形體皆採樣參考自《字裏乾坤--漢字形體源流》(作者:王宏源/1997/文津出版社)


------ 羅聖爾 2007.10.18






最近在『記號學』『造形美學特論』課程中常聽到『行而上與行而下』本篇文章全文引用於 http://tw.myblog.yahoo.com/jw!aNI8uUyWERmgol3SIDSNwl2g/article?mid=1840



感謝作者的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最新精選文章~~~

剪髮設計師的『剪髮實務』和『剪髮理論』之間有何關聯性?

一位很棒的 剪髮 設計師在" 技術執行面 " (如下圖) 絕對是輕輕鬆鬆就能達成顧客每款 的需求設計 然而 , 其背後的" 技術 理論 面 " (如下圖) 絕對是連結合非常豐富的技術元素庫 才能使其從容悠遊的擷取應用 這種技術執行的熟練與技...

十大熱門文章排行~~~